紅木家具價格“冰火兩重天”
?。玻埃埃纺暾Q生的大型紅木雕刻藝術品家具“盛世華夏”,最初標價680萬元,如今已漲到2580萬元;2007年尚未完工的“名著千秋”,在中國—東盟博覽會上的標價已經高達8000萬元;2010年以1.8億元刷新當代紅木藝術品最高拍賣價的“江山多嬌”如今價格仍在直線上升。然而,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,則是一些在大型會展中價格持續走低的“紅木家具”。不久前,在第七屆中國—東盟博覽會上,展出的“烏木”“紅酸枝”等紅木家具價格,低到不可思議的20萬-60萬元一套,而且還是14-17件套。
紅木家具業內人士吳企淵說:“紅木家具價格本身存在‘冰火兩重天’現象,完全符合市場規律,一些展會上展出的‘紅木家具’,材質有嚴重問題,不僅工藝、設計、雕刻極其粗糙,甚至就是用越南的‘龍眼樹’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。這樣的家具不跌才怪。”
常年從事紅木家具營銷的專家魏海龍說:“能夠不斷拍出天價的紅木家具,工藝、設計、內容都是超一流的,如‘盛世華夏’包含中華大地30多個省份的名勝古跡,萬里長城、故宮、長江三峽、布達拉宮、杭州西湖……雕刻細致入微。而20萬-60萬元一套的所謂‘紅木家具’,完全就是粗制濫造。”
未來10年迎來“大浪淘沙”
記者采訪的多位紅木家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紅木家具行業在未來十年將迎來“大浪淘沙”,這意味著將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會被淘汰,在“退潮”的時候,也才能發現誰在“裸泳”。
從事紅木家具業長達30多年的廣西南寧港拓紅木家具總經理吳曉梅介紹,國內從事紅木家具制作行業的企業不下2萬家,按照從業人員平均每家80人計算,應該有不下160萬人在從事這一行業。
吳曉梅說:“但真正意義上有實力創作紅木雕刻藝術品的企業,全中國不超過10家;真正能不在紅木家具中摻雜‘白皮’、貨真價實的紅木家具企業,亦不過40%左右,剩下的40%-50%的紅木家具,不少都是大量摻雜‘白皮’、或者直接用‘龍眼樹’、雜木等作為原料,以上漆、著色等方式,以次充好。”
中國美聯家私董事長張洪林認為:未來10年,紅木家具行業肯定將迎來大規模“洗牌效應”,一是隨著消費者對紅木家具識別能力的提升,假冒偽劣將最終被市場摒棄;二是隨著紅木家具日益被國際市場認同,原材料價格將持續攀升,缺乏資金實力的企業將因資金鏈斷裂而被拋棄;三是具有良好功底的紅木家具工程師千金難求,紅木行業普遍面臨人才“青黃不接”的局面,這將加速粗制濫造企業退出市場。
吳曉梅認為:真正好的紅木家具企業肯定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,能夠創作高端產品,也能被更多消費者認同。“未來10年,行業淘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企業都在正常范圍內。”
緘口行規”亟待打破
眾多接受記者采訪的紅木家具業內人士承認,行業內有條不成文的規矩,就是從來不評價同行的產品質量如何,也不對任何客戶家中已經購買的紅木家具進行評價,稱為“緘口行規”。
業內人士胡傳舉說:“緘口行規的存在,一是因為紅木家具確實非常專業,沒有哪一位行家自稱100%不會看走眼;二是因為擔心砸了別人的飯碗,招來同行的忌恨;三是擔心得罪已經購買了家具的客戶。”
然而,廣西師范學院學者方邦超卻認為,恰恰是因為這種“緘口行規”的存在,導致紅木家具市場讓相當一部分消費者“望而卻步”。他說:“科學知識的普及帶來了偉大的文藝復興,證券股票知識的普及迎來了股市的繁榮昌盛,如果紅木家具行業能夠大力推動行業知識的普及,肯定能吸引更多消費者進入其中。”
眾多紅木家具業內人士認為,知識的普及肯定會帶來行業“陣痛”,但對于整個行業的體魄強健和有實力企業影響力的壯大,在未來3-5年產生的效果將非常巨大。
中國美聯家私董事長張洪林說:“我們正在通過各種方式,將企業的生產理念、紅木家具的傳統、歷史和發展前景,不斷灌輸給我們的顧客,這本身也是培養良好消費理念的重要方式。”